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这个日子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呼吁人们重视普及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技巧,进而帮助大家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挽救生命,降低损失。

急诊科里的“生死时速”


【资料图】

各大医院的急诊科,常常是各类“疑难杂症”的首诊门户科室。从事急诊工作三十多年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柴艳芬遇到过的急性病症可谓千奇百怪:中毒感染、意外创伤、并发症、大出血,每天轮番登场,考验着整个急诊团队的反应速度和救治能力,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急性胸痛、急性卒中、多发创伤等一系列时间依赖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因为血管堵塞造成的重要脏器缺血受损,则是引发猝死的一大病因。柴艳芬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可能是单一的一个疾病,现在随着年龄增加,人的各个器官都会衰退,往往是多病于一身,心血管或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都增加了,尤其是像脑梗、肺梗心肌梗死,发生以后就迅雷不及掩耳,可能几秒钟之内生命就流失掉了!”

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柴艳芬

前段时间的一个深夜,总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位病情十分危急的心梗患者,当医生从120手中把他接过来的时候,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在证明,死神已经跑在前面了。提起当时的情景,痛胸诊室值班医生王晋祥回忆说:“当时患者瞳孔散大,呼吸心跳血压都测不出来,意识也丧失了,证明脑灌注缺血时间非常长,监护仪显示就是一个室颤心率,室颤是一种致死率非常高的心律失常,意味着心脏已经堵死,打不出血了,人是濒死状态”,出于医生的本能,王晋祥始终抱着一线希望,持续不断地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并迅速启动复苏团队,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多次电击除颤,可尽管如此,患者的心脏依旧反复出现室颤,血压和心律一直稳定不住,“理论上脑缺血缺氧的时间不能超过4-6分钟,超过6分钟很可能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造成意识永久性丧失,也就是植物人状态!”参与抢救的续国武医生说。

总医院痛胸诊室值班医生王晋祥

这种情况下,每耽误一秒钟都是致命的,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急救团队立即改变方案,启动了体外心肺复苏救治绿色通道。所谓“体外心肺复苏”,是指通过血管插管,将患者体内因心脏停止工作而无法循环的血液引入“人工心肺机”,利用人工心脏把血迸射到人工肺内,完成氧合后再回输到人体,也就是说将血液循环暂时移到体外进行,确保手术期间各脏器存活,进而为患者心肺病变治疗及功能恢复争取时间。当时正值深夜,不少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都是接到电话后紧急从家里赶回医院的。

急诊科、心内科、普外科多学科紧密协作无缝对接,从患者入院、展开急救,到制定方案、集结团队,再到最终完成闭塞血管的再通手术,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术后第二天,患者张先生苏醒了过来,此时的他就像刚睡醒一样,完全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他流着泪说:“我是突然晕倒的,等再睁开眼睛我还纳闷呢,我怎么跑医院来了,然后王大夫他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病房来看看我,真是太感谢他们了,没有他们我这条命就完了!”

眼下在我国,能够相对成熟地掌握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医院并不多,而患者张先生,则是目前天津地区第一个借助这一生命支持手段,得以成功救治的病例。

总医院医护人员与患者张先生

中秋前夕,张先生顺利出院,跟家人团聚了,看着曾经命悬一线的他走出病房,与亲人紧紧相拥,每位参与抢救的医生和护士都既感动又自豪,然而对于医护人员们自己来说,今年的中秋节跟所有的节日一样,不过是一个更加忙碌的工作日而已,因为每到节假日,急诊的患者数量都会明显增多,全体医生护士必须24小时备岗备战,即便是赶上歇班或晚上下了班,也得时刻准备着赶回医院参与救治,在他们看来,作为一名医者,只要自己的这份坚守能换来更多家庭的团聚和幸福,这一切就都值得了。

据统计,总医院急诊科去年一年接诊患者达到39万多人,接诊病种百余种,抢救危重症患者14000多人,其中大多数都得到了很好的救治,但也有一些人,尽管医生拼尽全力,还是没能挽回他们的生命,“正因为见了太多生死,急诊医生经受了很大的心理考验,当疾病以你眼见的速度去发展的时候,当你采取的所有措施都对他无效的时候,这种挫败感别人是没办法体会的,非常崩溃,确实有一种无力感,所以每个急诊医生都要经历从恐惧、无力,到最终走向坚强的过程”,柴艳芬感慨地说。

大急救平台建设助力“跑赢时间”

近些年,随着老百姓对健康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我们国家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并逐渐形成了如今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三部分组成的一站式医疗体系,这三部分之间顺畅紧密的衔接,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关键保障。

一中心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处

上午9点左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科迎来了第一波患者高峰,短短半个小时内,七八辆120救护车先后抵达。负责预检分诊的医生黄超强说:“平均每天得有三四十辆120,多的时候有50辆,患者总量能达到500人,每辆车到达前,旁边这个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车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等信息,这就是院前告知系统”。

所谓“院前告知系统”,是指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将在救护车内采集到的患者生命体征等基本信息和视音频资料,通过平台传送到接诊医院,便于院内医生利用患者到达前的这段时间,抢先制订救治方案,真正建立起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一体化的绿色通道,同时,这些信息的提前获得,还为院内医护人员更加快速地协调、分配接诊科室提供了条件,因此现在也有这么一种说法,叫做“急救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上车即入院”。

一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峪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峪,常年冲在抢救生命的最前线,养成了雷厉风行的性格,走路快、思维快、说话快,一个快字,成了她和同事们共同的工作准则,因为他们知道,在急诊科,每一秒钟都有可能改写一个生命的结局,王峪说:“有的病人甚至在你的面前就丢失了生命,因为病来得实在太快,你没法救他。我记得有一个17岁的男孩子,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还没等展开救治人就没了。我当时真是哭了一顿,就觉得还是没能抢过时间去救了他”。

为了跑赢时间,减少遗憾,王峪他们急诊团队总是不断要求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每完成一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大伙儿都会对整个抢救流程进行复盘和梳理,哪个环节慢了,慢了多少,逐一找出原因快速解决。近些年,天津大力推进“1+6急救体系”建设,以院前急救为核心,在总医院、一中心等具备条件的医院分别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等6大中心,不断加强急诊绿色通道和零通道建设。有了这样强大的平台做后盾,王峪他们现在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跑赢时间的能力和机会也越来越大了。

一中心医院急诊科绿色通道

虽说高速运转的急诊团队,每天可以接诊大量患者,但另一个尴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患者在急诊区域的持续滞留。为了方便陪床护理,很多家属都不愿意让患者住院或转院,而是更愿意一直待在急诊。作为科室主任,王峪十分理解大伙儿的心情,在她看来,与其强硬管理,不如把宣传讲解做到位,给患者讲清楚分级诊疗的好处,让他们在病情稳定之后,能够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其他医院接受后面的治疗和康复。眼下,许多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科都在开展这项工作,为的就是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促进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随着大急诊、大急救、大平台理念的提出,如今在急诊领域,学科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病人来了,各科室拧成一股绳,综合评估紧密配合,需要谁谁上。超强的团队协作再加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过去无法治愈的疾病到了今天已经不再是难题。能在这样一个时代,依托强大的团队和装备,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亲眼看着他们在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在生活中绽放光彩,对一名急诊医生来说,这就是莫大的幸福!(津云新闻记者 宋新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