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

《畿辅通志》曾这样形容天津


(相关资料图)

“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

元代诗人张翥曾这样描绘三岔河口

江河奔腾看中国

跟随奔流的河水

品味天津这座城

九河下梢的天津

因水而生,依海而兴

穿城而过、奔流注海的海河

始终在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首先,让我们一起

点、

点视频

听九河交汇、海河岸边的时代声音↓↓↓

△听,海河上的声音

生活在海河边的天津人

也因为“水”

被塑造出了独特的性格

让我们也再一次

点、

点视频

看,乐水而居的这群人↓↓↓

△看,乐水而居的这群人

说起天津这座城的诞生

不得不提到“三岔河口”

南、北运河在这里交汇,流入海河

三岔河口

成为了天津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三河交汇 别样风景

水脉相连,文化交融

在三岔河口与海河交汇的京杭大运河上

南来北往的船只

给天津带来了独特的漕运文化

它就体现在天津人的舌尖上

有人说:天津人钟爱的煎饼馃子

是大运河造就的产物

山东商船带来了“煎饼”

南方商人的“油炸桧”演变成“馃子”

两种食物在天津有了结合

虽然这样的说法现在无从查起

但天津人舌尖上

漕运铸就的“碳水”早餐文化

却有迹可循

△舌尖上的漕运文化

除了饮食

大运河带给天津的

还有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制作

明清时期

运河把南方的纸张颜料

带到了杨柳青

画好的年画

再次通过运河

送往全国各地

使杨柳青年画家喻户晓

现在,在这里

运河文化正在被保护和传承

△天津古镇杨柳青:运河载丹青 文脉承古今

天津境内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共有运河遗产29处,文物保护单位60 处。

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天津在这样做↓↓↓

2019年,天津建立起《大运河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风貌保护管控清单》。

仅在2022年上半年,天津组织实施16个项目的大运河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保护大运河沿线不可移动的文物,已经形成市、区两级巡查季报制度。

北洋大学堂旧址、九宣闸……一批运河文化遗产串珠成链,一条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正在形成。

△天津市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马丽

说起河水水质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看

生活在河岸两边的乡村里

大家的感受↓↓↓

△走,看看咱运河边的生活!

生活方式“绿起来”,天津在这样做↓↓↓

大运河岸边的天津武清区: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保障入河水体达标;对沿线村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立了起来、生活污水也有了处理设施……

那么,生产方式又在如何“绿起来”呢?

接着看↓↓↓

△“数”说天津水质之变

水清岸绿

如今,在海河边长大的天津人

总喜欢带上初来天津的好友

前往海河岸边

登上摩天轮欣赏美景

感受城市的变迁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

点、

听,海河之畔的乐和生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