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随着天气转凉,候鸟加快了南迁的步伐。在七里海湿地,东方白鹳、白琵鹭、大天鹅、灰鹤等候鸟在芦苇荡上舞出翩跹身影,绘就秋日湿地画卷。

“今年10月初,陆续有大雁、野鸭、白琵鹭、白骨顶飞临七里海,目前已经有150余种候鸟在这里停歇、觅食,准备补给完进一步南飞。10月19日第一次有东方白鹳来到七里海,最大的种群达到130-150只。”七里海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韩宝亮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每天能观测到的候鸟数量在2万只左右。

据了解,为了保护湿地,按照市规划局批复工程内容,七里海湿地进行了鸟岛的修复和芦苇清理,为了适应涉禽、游禽等不同种类候鸟的习性,进行了三级水位调控,营造20-50公分不同梯度浅滩,为候鸟觅食提供良好环境。

“我们去年发布了《七里海生态指标体系》,根据体系内容、结合天津大学、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师范大学等专家团队进行资源调查、科学监测,为七里海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同时,我们采用‘人防+技防’的方式保护候鸟,安装了47个摄像头,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生态多样性监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未来投用后将增加高点的摄像头、动物声音的采集、图像的拍摄,后台通过OA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该系统也整合了天津大学、天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水务局等部门的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全方位掌握七里海大气、土壤、水质,以及动植物、鸟类等情况,形成详细的数据库,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七里海成立60多人的巡护队伍,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对非法进入保护区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韩宝亮告诉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宁河区‘一海一城、两区两带’的发展战略,继续做好七里海生态保护的后半篇文章,做好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全力把七里海保护好、打造好、建设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七里海管委会副主任吴成义表示。

(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摄影吴涛 蒲永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