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聚焦天津,报道了天津代表委员热议全国两会话题:成卫东代表——产业工人要用行动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王劲松代表——提升全民人工智能安全素养;陈中红委员——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天津打造绿色生态屏障为城市“热岛”降温;天津市人社局多举措落实落细就业创业工作等内容。
人民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13日,人民日报第9版刊发《三月十二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开启,六位代表接受采访 牢记职责使命,传递基层声音(连线·代表通道) 》。成卫东代表:1998年加入天津港,成为港口拖车司机,创新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的操作方法和独特的驾驶技巧……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代表见证了我国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滨海新区青年文明号集中服务活动举行》。近日,团滨海新区区委联合滨海新区区文明办、经开区群团工作部(总工会、团委、妇联)、泰达街道办事处、中建八局华北公司、天津国能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争当青年先锋 助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主题创建活动暨滨海新区青年文明号集中服务活动。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新华社
3月12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天津打造绿色生态屏障为城市“热岛”降温》。一辆辆卡车满载着树苗缓缓驶入规划面积736平方公里的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养护工人们对树苗进行卸载、转运、补植。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绿意,还使得夏季天津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至0.4摄氏度,湿度增加2个百分点,起到了城市“净化器”“加湿器”“降温器”的作用。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2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种下一片绿——废弃矿坑变身“生态课堂”》。为迎接3月12日“植树节”,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的“eden春山里”生态教育国际生活示范区组织了以“绿意生活”为主题的植树、堆肥科普、自然讲堂等多场公益生态体验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组织者希望借此不仅为废弃矿坑增添绿色,也在人们的心里“播种”绿色生态理念。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3月13日,央广网客户端刊发《天津市人社局多举措落实落细就业创业工作》。2023年,天津市人社局将聚焦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的目标任务和突出强调的“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相关要求,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就业创业工作。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天津青年学生百场宣讲启动 用“青言青语”讲好中国故事》。近日,“强国有我”天津学联学生会骨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百场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市耀华中学举行。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光明日报
3月13日,光明日报第8版刊发《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劲松代表:提升全民人工智能安全素养》。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劲松代表建议在完善法律与政策体系的同时,着力提升全民人工智能安全素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经济日报
3月13日,经济日报第9版刊发《陈中红委员——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全国政协委员、宜垦(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中红认为,应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所要求的,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3日,经济日报第10版刊发《张勇委员——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勇表示,天津市国资国企将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天津发展大局。
长按二维码 查看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