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聚焦天津,报道了天津市人工智算中心揭牌,助力京津冀产业智能化;“海河英才”高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首届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在津启幕,7大剧种24位“梅花奖”得主献演;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开幕;天津滨海高新区8条新政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民日报
3月1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海河英才”高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3月17日,由天津市人社局会同市委人才办、市委统战部、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共同主办,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承办的“海河英才”高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举办,本市60余家重点企事业用人单位现场参与活动,提供优质岗位2000余个。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AMR中国国际汽保汽配展3月23日在津开展》。3月23至26日,天津市今年首场汽车产业大型国际展览会——AMR中国国际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零部件及美容养护展览会(简称AMR中国国际汽保汽配展)将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展出规模8万平方米,将吸引600余家海内外企业参展,带来5000余项最新产品、技术和服务。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新华社
3月18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首届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在津启幕,7大剧种24位“梅花奖”得主献演》。3月17日晚,取材于《三国演义》的传统经典京剧《龙凤呈祥》在天津中华剧院上演,拉开了“国粹芳华 经典呈现”——首届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的序幕。在接下来的100天,包括24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逾百位中国戏曲名家,将在天津相继登台献演京津冀苏豫皖浙等地的7大剧种、30余部精品剧目。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8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开幕》。1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天津市开幕,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2023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同步举行,大会以“兴种稳粮保安全、固本强基促振兴”为主题。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3月18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再赋能!助力京津冀产业智能化 天津市人工智算中心揭牌》。3月18日,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天津河北区揭牌,该中心的成立将助力天津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和先导区城市建设,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为京津冀地区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8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天津博物馆启动“板凳上的博物馆”课程 打造青少年“第二课堂”》。3月18日,天津博物馆启动“板凳上的博物馆”系列课程,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打造青少年传承中华文明的“第二课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8日,央广网客户端刊发《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3月18日,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举办的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自信自强、团结奋斗,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主题活动,在天津理工大学举行。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光明日报
3月19日,光明日报第11版刊发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姜金军作品《从<桃花源记>到<桃源仙境图>》。“桃源何处——馆藏仇英《桃源仙境图》特展”日前在天津博物馆开幕,令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件传世佳作。明代画家仇英的《桃源仙境图》(绢本设色,纵175厘米,横66.7厘米)以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构思描绘了一个“烟云供养”的桃源境界。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经济日报
3月18日,经济日报客户端刊发《天津滨海高新区8条新政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滨海高新区发布了天津市首个针对新能源产业专项政策——《天津滨海高新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聚焦实体制造类新能源企业发展,支持高技术型新能源企业提前布局打造产业高地。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3月18日,经济日报客户端刊发《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开幕》。3月17日,“桃柳新章 悦动红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开幕式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举行。会场内,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主题宣传短片、活动推介、《运河桃花赋》朗诵、“春悦红桥”国风情境音乐会等内容精彩纷呈,与会人员在韵味悠长的视听盛宴中沉浸式感受运河桃花魅力和大美红桥风光。
扫描二维码 查看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