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3月31日上午,憩园公墓春风徐徐,菊花朵朵。在一片宁静祥和中,由天津医科大学主办,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首届“永生缘”遗体捐献者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为88名“大体老师”举行生态葬集体安葬仪式。

活动中,各界代表向在此安息的逝者敬献鲜花,向遗体捐献者默哀致敬,向遗体捐献者表达崇高敬意。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医学生代表手捧捐献者骨灰坛庄严肃立,他们身着白大褂,佩戴白手套,亲自来送“大体老师”最后一程。

2020级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刘传寅说:“‘大体老师’不仅教会我们丰富的人体基础医学知识,更教会我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虽然他们的身躯是冰冷的,但他们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却是炽热的。”他说,从这些“无语良师”身上,他和同学们认识了第一根神经,切开了第一条动脉,熟悉了第一个脏器……也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张梅表示:“母亲一生乐于助人、热衷公益。作为家属,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与关爱,活动内容虽简单却庄重,也算弥补了当初没有为母亲举办葬礼的小小遗憾。”

据悉,天津医科大学是最早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医学院校之一。学校十分重视遗体捐献接受工作。师生对“大体老师”有深厚的感激之情。近年来,此项工作进一步完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遗体捐献者的告别仪式,走访遗体捐献者家属,为遗体捐献者子女“助学圆梦”等多种形式,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继3月1日组织师生为“无语良师”送别后,此次为88位完成教学工作的遗体捐献者举办生态安葬活动。使遗体捐献接受工作更规范,更严谨,更文明。

“‘大体老师’虽然无法言语,但用他身体教会医学生认识,这是其他先进教学手段都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更多感悟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励和鞭策他们学会感恩,将来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立志表示。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