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市民便捷停车,进一步规范道路停车管理,推进停车智慧服务,公开透明收费,自2023年4月6日起,天津市公众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将在红桥区全域道路停车泊位实现停车收费智能化服务。

据了解,自1月1日起,公众公司在和平全域道路停车泊位推出了智能化停车管理服务。今后,停车服务智能化建设将在全市经营范围内全面推进,进一步实现停车服务智能化、网格化管理。

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公众公司给予了解答。


(资料图片)

一、此次停车收费智能化服务的范围及具体安排

为持续推进智能化停车管理服务,给市民提供规范、便捷、透明的停车体验,2023年4月6日起,公众停车公司红桥区全域54处停车场共计4458个泊位全面推行巡检车巡管+车主自主缴费的智能化收费模式。

二、公众公司收取停车费用的标准是什么?

严格执行《天津市机动车管理办法》及津城管公用【2020】81号文件规定的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标准:

一类区域道路停车泊位,日间8时至21时为计时收费时段,4元/半小时;夜间21时至次日8时为计次收费时段,4元/次。二类区域道路停车泊位,日间8时至18时为计时收费时段,3元/半小时;夜间18时至次日8时为计次收费时段,4元/次;夜间包月是指夜间和法定公休日、节假日、区域实行限行日停车,150元/月。三类区域道路停车泊位,日间8时至18时为计时收费时段,1元/半小时;夜间18时至次日8时为计次收费时段,4元/次;夜间包月是指夜间和法定公休日、节假日、区域实行限行日停车,120元/月。

三、夜间包月费用如何缴纳?

升级后的智能化停车系统,将取消人工现场收费,市民可通过扫描自助缴费程序二维码,实现自主缴纳/补缴临时停车费用、预缴夜间包月费用、申领电子发票等便捷自助停车体验。目前,在红桥区全面推行,有夜间包月需求的市民,可通过小程序自助预缴。

其他未完成智能化升级的区域仍按照以往收费方式收取夜间包月费用。

四、缴纳夜间包月费用后,市民可享受哪些服务,哪些权益?

车主缴纳夜间包月停车费用后,可在缴纳夜间包月车场18:00-次日8:00停放,同时可享受法定公休日、节假日、区域实行限行日全天不计时停车。在此夜间包月涵盖的时间段停车,只需按二类停车场150元/月、三类停车场120元/月,缴纳夜间包月停车费,超出夜间包月涵盖的时间,则须按照所停放车场类别计时缴纳停车费。

五、公众公司应承担哪些责任?

公众公司对所属停车场停放车辆承担看管责任,停车场泊位管理员须对车辆进行值守看管,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确保车辆的安全停放,如出现因看管不力造成的车辆损失,公众公司负责赔偿车辆相关损失。

六、市民发现泊位管理员存在违规行为怎么办?

请广大市民共同监督泊位管理员收费行为,如发现存在扫描个人手机二维码、议价收费等违规行为,可拨打23312331、26966720有奖举报热线进行反映。在停车过程中如有疑问,市民可拨打公众客服热线96196咨询。(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