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更是营商的主体。有人,有未来,有人才,有更好的未来。2022年,河东区在全市率先更新升级人才支持政策举措,推出了“翔东计划”升级版,打造人才腾飞热土。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余莉萍是河东区“百名博士倍增计划”暨高校人才实践团成员,在河东区科技局实践锻炼期间,她促成了大吕电力科技公司与高校科研团队就提高防污闪绝缘涂料性能达成合作意向,帮助河东区重点企业与高校人才搭建技术合作平台。“我们发现河东区的很多企业实际上是有技术需求的,我们高校的很多老师也是有很多技术,能做很多科研,科研项目成果也很多,但是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和企业的需求怎么样对接上,这个之间还是需要一个桥梁作用的。”余莉萍说道。
同样在河东区科技局挂职的还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软件与通信学院副院长张瑞。半年多的挂职工作当中,他参与了政策制定、企业的走访、企业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科技局一系列相关的业务。“河东区的企业是有着强烈的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的意愿和愿望,而学校是人才智力溢出的聚集地。如何将我们在学校内的人才溢出和智力溢出服务于当地经济,通过我们的挂职和走访,为双方寻找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张瑞告诉记者。
(资料图)
正如张瑞和余莉萍所言,他们在挂职锻炼中发现,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产学研用是一个相对的短板,大学科研力量和科技企业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企业有需求,大学也有把技术资源推向应用领域的要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活动应运而生。
位于鑫帅领科技园区的天津镭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揭榜挂帅活动的获益企业。这家企业以3D打印技术为载体,致力于增材制造领域先进技术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公司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3D打印机品牌。
企业能够跟相关领域专家成功对接并达成合作,正是得益于河东区揭榜挂帅项目的实施。天津镭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亮介绍:“作为小微企业,我们的研发能力很有限。我们发出工业扫描仪的项目后,中德大学的老师就揭榜了,他们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完成相关的研发工作。现在,第一阶段产品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将利用3D打印技术更快地设计出产品原型做测试和调试,这才是整个项目的核心。”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让他们“留下来”。如何让人才留得下、用得好,是河东区各级部门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天津国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底入驻河东区晨景大厦,企业落户河东后,享受到“翔东计划”政策带来的福利。河东区不仅为企业引进人才,更对人才生活给予大力支持。
来自河北省石家庄的27岁小伙李一凡就职于天津国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公司发展需要,他从北京总部调回天津公司开拓市场,人才公寓解决了他的住宿难题。“在回天津之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房子,住宿方面有些顾虑。但是在我回天津报道的第一天,公司就帮我解决了住宿的问题,顺利住进了人才公寓。”李一凡口中的人才公寓就是河东区与天津住宅集团合作建设位于棉3创意街区的“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公寓内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服务,深受各类人才好评。“入住以后感觉周边的硬件、交通等都比较方便,公寓的服务也特别好,每周都有清扫的工作,可以让我在天津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李一凡说。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李一凡作为享受人才公寓的代表,是不少来河东工作人才的缩影。目前河东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亟需大批人才推动创新发展,河东区综合运用安家补贴、租赁补贴、人才公寓等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住房周转需求,统筹区教育、人社等部门做好人才家庭保障、人才发展机会支持,解决人才“房子”“孩子”等现实问题。与天津住宅集团合作建设运营“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探索建设“科学家公馆”,解决不同层次人才衣食住行等“关键小事”,全面提升服务人才的河东温度、河东速度、河东精度,让人才的感受度和获得感满满。
记者了解到,“翔东计划”升级版实施近一年来,河东区通过组织召开人才政策培训会、政策落实调度会、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权资格评审、推出人才政策“一图读懂版”等,推动形成了人才政策“热效应”。河东区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一体推进,将人才政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投资协议,促进平台经济、信创产业、科技金融等20余家地区主导产业企业落地,合同金额上亿元,引进各类人才1000余名。以“翔东计划”升级版为牵引,与天津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创新创业、科研合作、人才交流、教育卫生等六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与南开大学就13项内容达成项目化合作意向,区属企事业单位以人才政策为载体与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中欧非开挖管道修复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准合作,校地合作平台的联系更广、能级更强、影响更大。柔性引进包括世界银行学术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在内的40名博士和21名硕士研究生到区重点部门、区属国企开展工作实践,完成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专业决策咨询30余项。“揭榜挂帅”活动首批11个项目全部揭榜。聘任15名高校人才作为河东区创新发展智库专家,国家“173计划”首席科学家、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等50余名专家教授先后来区开展项目考察对接、授课指导,开展人才创新工作室评审认定,遴选10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国家女排原队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级教师以及广受群众信赖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作为领衔人主持工作室建设,经济社会各领域事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更为强劲。
河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人才办主任于春野介绍,河东区还将以强化落实“翔东计划”升级版为主线,推动形成一批引才聚才成果和人才工作品牌。牢牢把握中心城区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资源禀赋,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政策更新,不断推出政策的加强版、热搜版,牢牢吸引人才眼光、牵引人才脚步。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贡献奖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评定等一批重点人才项目,召开政策兑现大会,以政策集中兑现为牵引,更好强化重点人才项目统领作用,打造具有更高显示度和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平台。持续释放“5·20”河东人才日系列活动、住房安居保障、人才一卡通等人才服务品牌集合效应,以最高礼遇、最大诚意涵养人才对河东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打造人才服务最优城区的品牌。(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