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口腔种植是缺牙修复的重要方式。为保障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缺牙修复服务,去年以来,天津市加快推进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工作。4月20日起,各项措施全面落地。通过专项治理,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牙总费用控制在6000-7000元左右,降幅超50%。
口腔种植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本次专项治理采取“医疗服务项目+专用耗材”分开的方式有序推进。其中,耗材部分,我市165家医疗机构积极参加口腔种植体集采,中选产品平均价格降至900余元,降幅55%,首年采购需求量达37480套;及时联动四川省牙冠竞价结果,我市单牙种植用全瓷牙冠类耗材限价挂网平均价为387元,种植体集采结果和牙冠限价挂网4月20日起在我市同步落地。医疗服务价格部分,3月份市医保局、市卫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治理和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确定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为4317元,较调控前降幅60%。
医疗机构按规定在本机构醒目位置公示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种植体和牙冠中选价格,以及本机构对应项的实际收费,并应严格按照公示价格收费。
(相关资料图)
为确保天津市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后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广大患者在接受种植服务时“心明眼亮”,天津市医保局公布本市参与口腔种植体集采并承诺响应全流程医疗服务价格调控医疗机构名单。医保部门将督促医疗机构认真履行口腔种植收费专项治理承诺,促进广大患者获得质优价宜的口腔种植服务。
天津市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牙降价热点问题解读
问:什么是单颗常规种植牙?
答:单颗常规种植牙指仅缺失一颗牙,在左右和对向牙均正常、牙槽骨骨量够用、咬合关系正常的情况下,需要种植的牙。具体情况需要通过影像检查由医生判断。
问:什么是非单颗常规种植牙?
答:非单颗常规种植牙是指牙槽骨骨量不足、咬合关系异常、多颗牙缺失等复杂情况,需先通过植骨、重新建立咬合关系等方式开展前期治疗,符合种植条件时再进行种植。较单颗常规种植牙,治疗流程多、手术难度大。
问: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适用哪些医疗机构?
答: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应执行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民营医疗机构口腔种植牙等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定价应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和质价相符的原则,对比本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制定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和群众预期的合理价格。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照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最高限价制定本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按规定主动在明显区域进行价格公示,并保障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问:口腔种植体集中采购适用哪些医疗机构?
答:所有开展口腔种植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鼓励其他医疗机构积极参加。
问:种植牙价格下降了,质量会下降吗?
答:口腔种植体集中采购已产生中选结果并落地执行,市场上主流企业均已中选。此次集采纳入了四级纯钛及钛合金2种材质性能更好、临床认可度更高的种植体,并覆盖了口腔种植体其他耗材部件,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临床使用需求。
问: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控目标是否都是4317元?
答:不是的。我市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控目标是4317元,其他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控目标低于4317元。
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诊察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实施整体调控,包含种植全过程的诊察费、检验费、影像检查费、种植体植入费、牙冠置入费、扫描设计建模费、麻醉费、药品费的总和;不包含拔牙、牙周洁治、根管治疗、植骨、软组织移植费用。
各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种植体服务时,不得自行额外增设项目和增加耗材计价。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照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最高限价制定本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