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鼓励支持辖区妇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拓展妇女创业就业领域,帮助女同胞掌握一技之长,在北辰区妇联的指导下,小淀镇“新农课堂”在赵庄村正式开课,50多名妇女在非遗传承人老师的讲解和辅导下,学习传统“绒花”制作技艺,得到了广大女性朋友的欢迎。

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传承人为大家介绍“绒花”技艺的由来及制作工艺,随后向大家展示传统绒花首饰作品,介绍发展历史与基本制作技法,瞬间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原来,在设计课程之初,充分考虑本地女性特长和年龄构成,对非遗传统制作流程进行了改进,把原有的古典图案与流行花样结合,更容易入门学习。

制作绒花发簪,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在老师的现场示范与指导下,大家全神贯注投入到绒花发簪的制作当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大家反复交流经验、揣摩技巧,很快掌握了制作要点,课程现场,大家认真拧紧绒线,小心翼翼制作出花瓣,修剪修形、捆绑固定,丝毫不敢懈怠。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一件又一件各具特色、赏心悦目的缠花作品在学员的手中诞生。

在场的女同胞一针一线用力又用心地制作着绒花作品,并表示通过学习手艺,从中获得了很大启发,以后将对推动手工艺产业发展进行细致探索,争取探索出一条妇女技能提升新路径。

此次新农学堂培训,有效的加强了辖区的非遗文化传承,让妇女同志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为走出新路、干成事业积蓄动能,对进一步整合辖区资源,提高妇女群体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小淀镇将充分发挥“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优势,依托新农学堂阵地,聚焦妇女群众实际需求,整合资源,丰富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妇女群众“创富”技能,激发“她能量”,闪耀“她风采”,带领妇女同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书写更瑰丽的篇章。

天津日报记者韩爱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