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6月5日,天津市召开“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就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尹继辉表示:“绿色制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制造模式,是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就在于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近年来,我们把绿色制造作为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贯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纽带,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让企业发展底色更绿、底气更足。”
截至目前,本市组织实施了6项国家绿色制造重大工程项目,培育了9家国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了10家企业60余种国家绿色低碳产品、105家国家绿色工厂、35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对全市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同时,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为抓手,引导企业主动由“要我低碳”向“我要低碳”转变,实施了一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改造项目。以绿色工厂为例,已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实施780余项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实现节能92万吨标煤,节水140万吨,减少碳排放680万吨,产值规模突破4000亿元,带动了制造业绿色低碳整体水平的提升。
尹继辉表示,下一步,本市将立足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着力建立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紧密围绕“十项行动”目标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市加快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统筹部署绿色制造推行工作。协同构建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政策体系。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统筹用好中央和我市各类政策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作用,支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完善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机制。持续打造管理精细化、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制造标杆,完善“国家、市、区”三级培育和动态服务机制,力争每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0家左右。建立数字赋能绿色制造引导机制。推动利用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应用,赋能绿色制造。完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培育一批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特色鲜明的主题园区、绿色园区等,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绿色增长新引擎,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摄影 刘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