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剧本杀”是以剧本形式虚拟出一个凶案故事,让玩家在故事中扮演不同角色,分析推理案件、找出凶手。因其极具故事性和场景性,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来玩。

近日,杭州20岁的大学生小刘,因为玩剧本杀出了状况,被家人送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母亲哭诉:“我儿子最近玩剧本杀快走火入魔了,医生你快救救他吧。”

小刘原本是个不爱社交的人,经朋友介绍玩起了剧本杀,新认识交了不少朋友。

理应说,这是好事儿。可是到后来,小刘连学也不想上了,天天就想玩剧本杀,整天精神萎靡,半夜还会大喊大叫。“他把自己当成剧本里的角色了”。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身科主任李晓一主任医师诊断其为重度游戏成瘾。

医生分析,剧本杀给人们带来的是非日常体验。我们都知道,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体验到各种情绪的机会是有限的,比如说直面死亡、惊险、威胁和恐惧等,而剧本杀往往能满足人们对这一需求的体验。

行为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对复杂,一般认为与家庭因素、个人心理特质以及个体共患病等因素相关。

河南省科普专家、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张建宏在之前的采访中介绍,剧本杀复杂的推理和悬疑的剧情、沉浸式的社交体验和感受,尤其符合年轻人猎奇的心理特征。

此外,在剧本杀消费群体中,有部分人群原本就是桌游爱好者。在人格特点上,他们对成瘾行为的出现具有先天的易感性,偶然接触到剧本杀后产生了特异性的愉悦体验,这种体验会在一个人的心理上产生强化作用,提升下一次参与剧本杀的动机。在心理强化的过程中,瘾可能越来越大。

“剧本杀的走红也离不开它自带的社交属性。经常玩剧本杀的年轻人有着极强的沉浸感,游戏中可以让他们暂时忘掉一切烦恼,同时在游戏中结交新的朋友,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张建宏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