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期债基可谓是“霸占”了各大热搜榜,据Wind数据统计,11月14日至11月18日当周,公布业绩的3010只债券基金(只统计初始基金),有2754只出现下跌,占比达91.5%,其中323只跌幅超过1%(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14-2022,11,18)。不少持有债基的盆友可能想问,不是说债基是投资的“避风港”吗?咋的,这漏雨了?别急,固收姐这就和你一起来瞧一瞧。
债市“地震”,发生了什么?
1、10年国债收益率重回2.8%上方
11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71%涨到2.83%,重回2.8%上方,单日涨幅排名2015年以来第二。我们都知道,利率和债券价格成反比,利率上升就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影响我们手中的债基收益。国债利率作为金融资产的定价的锚,它的上升意味着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上升。那国债利率究竟为何上升呢?主要是受到流动性收紧、疫情防控和房地产政策超预期的影响。
近期央行开始适度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央妈本月初投放较多逆回购,11月1-4日合计投放逆回购430亿元,其中1日和2日投放量均超过100亿元。而短期债市资金面收紧,导致债券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此外,11月上旬,防疫政策“二十条”和房地产行业“十六条”救助措施的出台超出市场预期,缓解了市场对宏观经济弱势的担忧,提振了大家对经济企稳复苏的信心。
2、机构赎回潮
Wind数据显示,11月14日公募基金合计减持各类债券575亿元,为主要减持机构。机构集中减持导致债券价格波动进一步加大,造成部分基民盆友们大量赎回,形成了“债市下跌-赎回-净值回撤-赎回-债市继续下跌”的负反馈效应。此次赎回潮和今年4月的有所不同,4月主要是受海外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影响,权益市场遭遇大幅震荡,同时伴随10年国债收益率走高,造成了“股债双杀”的局面从而引发的赎回潮,而本次主要是债市调整造成。
今年以来的两次赎回潮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600030)研究部,统计区间2022,1,4-2011,11,17
对咱们手中的债基影响几何?要跑吗?
虽然固收姐之前已经多次和大家科普过债基是有风险的,但可能仍然还有一些“小白”盆友们不知道。债基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利率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指的是利率上升引发债券投资者“抛旧买新”,导致债券市场供过于求,债券价格下降,最后债券投资者收益受损。信用违约风险,指的是债务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所以,债基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只是相对股票来说风险相对较小。
此次债市“地震”,并不是所有债基都受到了“冲击”。固收姐截取了一下11月以来主要债券型基金的收益发现,由于纯债债基的债券仓位最高,因而受到此次债市波动的影响较大。截至11月18日,纯债债基指数的区间收益-0.73%,混合一级债基指数的区间收益-0.71%,而混合二级债基指数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因为持有一部分权益仓位,因而整体受到的影响较小,收益仍然为正。
主要债券型基金收益(%)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01-2022,11,22
而且本次债市“地震”后央妈为了“稳定军心”也是有在紧急“放水”,11月17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230亿元,规模大于前次,当日下午不同期限的国债、国开债和非国开债均全线飘红。央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适度加大短期流动性投放,也是为了稳定债市情绪,增强咱们投资者的信心,所以大家大可不必过于慌张。此外,11月23日国常会也宣布“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降准将于12月上旬落地,有望再为债市增添“活水”。
如何避震?时间能够熨平短期波动
1、做好资产配置,控制仓位
债基作为基金中相对“稳健”的品种,虽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但相对股票来说,波动还是相对较小的。并且因为市场存在一定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当股市不好的时候,就存在部分资金流向债市的情况,导致债市表现可能相对较优,所以咱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和股票资产对冲的工具进行配置,来分散整体的风险。在仓位上,可以参照“金字塔原理”,根据市场情况分批进行加仓或者减仓,单个品种的仓位也不要过重。大家可以康康自己手中的债基,若是仓位比较重且回撤比较大,可以考虑分批减仓回避部分风险,若仓位合理且回撤可以接受,看好后续的机会,也可以逢低加仓。
2、放眼长远,长期投资
从历史上来看,债基指数此前几年也曾出现过两次级别比较大的下跌,分别是2016年10月到12月和2020年5月到7月,但最后都收复失地并再创新高,只是说用时比较久。拉长时间来看,债基指数都是一条一路上行的曲线,大家不要才刚“上车”没多久,因为遇到短期的波动就打退堂鼓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都是只能算是“回撤”,而并不是“亏损”,咱们还是要放眼长远,长期投资的理念不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