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科技赋能业务全流程管理体系已成为银行业发力的重点。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了哪些阶段?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少走弯路?2月26日,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数字化变革引领银行业转型”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和分析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芳、北京银行(601169)首席信息官龚伟华一一发表了观点。

数字化转型应服务于生存和发展

2022年初,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如今,银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借助数字的力量重塑经营体系,打造数字时代之下的核心竞争力。在杨涛看来,在实践当中大型银行业机构往往进行数字金融的整体生态布局,中型的银行业机构往往抓住业务某个能够深入的点来试图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而小型的金融机构更多是发挥自己精准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扎根地方,这在未来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数字化转型本身不是最终目标,只是一个手段或者过程。”杨涛认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服务于生存,第二是服务于发展。从服务于生存的角度来说,应考虑利用数字化转型能解决一家机构当前面临的什么样的矛盾和问题。若着眼于发展,考虑的问题则更加多元化,例如在服务于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国家普惠金融、绿色发展这些重大战略目标方面如何更好地吻合一个机构的商业目标与整体社会目标,从而实现共赢。

龚伟华指出,回顾整个银行服务业的发展,从最早的会计电算化到后面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加持,实现了整个金融行业服务的标准化、规模化,有力解决了手工时代慢工出细活质量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服务从物理网点转移到线上移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在给客户提供高效、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满足个性化成为可能。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银行变革服务模式、提升组织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举措。

大数据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银行的发展乃至生存的需要,大数据时代也为银行带来了无限可能。以近期最火爆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ChatGPT为例,已有多家银行入局。江苏银行(600919)尝试运用ChatGPT技术提升软件开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技运营效能。招商银行(600036)发布了该行亲情信用卡(附卡)推文,通过与ChatGPT对话的方式对亲情作出解释,与ChatGPT搭档生成品牌推广文案。

谈及银行在数据方面的应用,陈芳介绍,“数据场景的应用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ChatGPT推出后想象空间非常大,如何能够把传统金融数据、研究报告、分析、算法、人工智能先进的场景变化结合起来,对银行财富管理可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发展得越快,对数据的依赖一定是越大的,没有一个好的数据作为基准,人工智能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机器学习是要依靠对数据的深度学习,所以更加凸显了数据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当中的最重要的作用”。

2022年12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提到探索有利于数据安全保护、有效利用、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杨涛强调,“数据如何变成要素、如何变成资产,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意味着未来包括银行在内,所有的金融机构都面临着第一步如何在管理意义上能够把数据变成更好的应用的基础的资源,第二步在会计意义上如何使得数据资源更好的可计量、可交易、可入表,最后作为数据资产,这个是一个投入重中之重的考虑的视角”。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需要管理层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协同式系统性一体化推进。”龚伟华总结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战略的统筹机制,协同的机制,连接运作机制,创新突破机制以及管理保障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不断提升银行业务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力。

正如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所言,未来银行数字化转型,从供给来说应面向用户的定制化服务能力,从需求来说应打造流量入口,在获客上形成正反馈循环生态的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