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劲,近期在蓝筹股的带动下,市场又呈现出上行势头,沪指一举突破3300点。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外资机构自去年底以来总体持续增配中国,对未来的走势仍相当看好。
经济复苏为中国股市提供上涨基础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最新表示,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PMI数据远超预期,表明经济活动持续加速,各部门普遍实现广泛增长。积极的数据证实了中国正在迅速恢复至疫情前的常态,为在春节后走势稍弱的中国股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我预期,消费仍将是本年度中国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自疫情以来,中国家庭存款持续累积,值得关注这些超额储蓄将被充分利用的程度。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宣布将今年GDP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但我认为实际可能会超出这一目标。”他说。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也认为,主要受消费反弹及固定资产投资回暖推动,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5%的目标。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月的50.1%进一步升至2月的52.6%,高于市场预期。陈东称,最新PMI数据符合该机构的观点,即中国经济反弹可能会在2023年提前完成。他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在短期内将保持高位,并可能在二季度达到顶峰。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宏观研究团队日前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展望2023年,投资者一致认为在疫情清零政策结束后,中国经济增长将恢复。尽管对于复苏力度存在分歧,近60%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今年中国GDP增速将恢复至5%-6%水平。同时55%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中美关系将是影响宏观经济中期表现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企业盈利改善推动市场继续上行
富达国际投资团队指出,中国股市自去年10月开启快速强劲反弹后,近期一直处于横盘走势。在富达国际看来这是暂时性的,企业盈利改善将有望取代低估值,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反弹的主要推动力。像这样周期性的股市反弹往往开始于投资者逢低买入,随后则是为更长期复苏增添动力的企业盈利改善。
Wind数据显示,A股今年以来持续震荡上行,沪深300指数年内涨幅为6.69%,上证指数年内上涨7.74%。经历2月下旬震荡调整后,3月起市场又重拾涨势。北上资金走向与市场高度拟合,3月1日至今3个交易日,累计成交净买入达到98亿元。
“自去年10月末市场探底以来,12个月远期市盈率(P/E)已经大幅上升了近40%,按市盈率平均涨幅(48%)作为参照,已接近近期历史反弹峰值水平。然而接下来,企业盈利将成为未来股票收益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盈利增长将决定股市后续的发展轨迹。
当前,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正受益于一系列有利因素,包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充足的货币供应量、处于历史低位的抵押贷款利率,以及保持温和的通胀。”富达国际投资团队称。
企业也充满信心。富达国际近期的分析师调查显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今年中国或将成为劳动力市场增长最强劲、企业营收增速最快的国家。根据该机构对追踪新订单和成品库存领先指标的监测,可以看到工厂已恢复运转,而这将利好企业盈利。
尽管诸如地缘政治等全球风险依然存在,但富达国际预计这些大部分是短期的,不太会影响中国国内经济复苏步伐。消费者被压抑的需求将继续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在经济前景向好的支撑下,对于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将是重点关注企业盈利。
更多投资者将中国作为特殊投资配置
“目前,中国经济和市场规模已相当庞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中国视作一个特殊的投资配置,并为此投入大量的分析及投资资源。”赵耀庭表示。在他看来,中国有望在国际投资者的配置中跳出新兴市场的标签。
赵耀庭分析指出,按购买力平价基准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名义GDP位居全球第二。中国有望在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不过,随着人口增长态势基本告一段落,中国的重点必须转向通过科技创新及提高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及可持续的增长。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这些特征让中国被视作一个新兴市场。然而,从没有哪个新兴市场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中国的市场体量意味着其“新兴市场”的标签,不足以理解其投资格局。且指数提供者也正为此苦恼,中国在全球指数中的权重显著偏低,而在新兴市场指数内的权重却异常之高。
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一些国内私募时也发现,海外机构对配置中国市场的热情依然高涨。近年来,又有新一批私募正在或计划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以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配置需求。
“或许,将中国从新兴市场中剥离出来的最大理由,是中国非常独特,需要自身特定的分析框架。在后疫情时代,来自不同投资时代的静态标签已不再适用。更准确的方式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现况,即中国已近乎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且拥有规模最大、程度最深、流动性最强且最为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同样,对待新兴市场,我们也应着眼于实际——其中覆盖广泛的国家及子资产类别,值得我们专注于其各自的优点。”赵耀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