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日前,“智能绿色安全”2023汽车测评国际峰会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办,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媒体人士等四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会上,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昆从“积极引导测评机构做好面向消费者的专业、权威第三方评价”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谢辉以“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协同评测体系思考与实践”主题演讲。欧洲NCAP、澳大利亚NCAP、东盟NCAP等国际主流NCAP代表,IIHS代表及车企代表分别就国际NCAP发展动态、国际测评技术趋势、国内外汽车企业优秀技术案例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围绕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汽车政策发展动向等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陆梅表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变革,碳达峰、碳中和产生了新的价值导向,“新四化”技术更迭催生新的内生需求。为促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中汽中心通过独立、公正、专业、开放的第三方汽车测评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汽车消费指南,为政府提供管理支撑,为行业技术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新型网络研究部主任方滨兴表示,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中汽中心在去年推出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表示,过去十几年中,中汽中心满足了消费者对车辆性能的多维追求。去年年底,中汽中心推出专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C-ICAP测评体系,更是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稳步前行。

本次峰会发布了《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2022)》,重点回顾2022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及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的测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车型评分上升趋势明显,部分自主品牌的得分已经超过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性合资车型。

同时,会上还发布了C-ICAP技术路线图(2023-2027)征求意见稿,全力打造国内面向汽车智能网联性能的专业测评品牌。据了解,在现行C-ICAP1.0版本主要针对“辅助驾驶”单元(包含的行车辅助与泊车辅助)测评的基础上,未来的测评范围将延伸至自动驾驶、智慧座舱和隐私保护等方面,持续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

峰会召开期间,中汽中心迎来了碰撞试验室进行的第20000次碰撞试验。中汽中心碰撞试验室历届主任悉数到场,与参会者共同见证这一纪念性时刻。(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