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银发伉俪走红毯,与子偕老琴瑟鸣。4月21日,《中老年时报》“银发佳偶”庆典暨津南月桥文化仓首届“月老文化节”在津南区月桥文化仓举行。30对结婚30周年以上的夫妻再走红毯,同亲朋好友一道,共同见证相濡以沫、伉俪情深的晚晴风采。

《中老年时报》创刊于1992年,已经陪伴广大读者走过了30年。本次庆典活动作为《中老年时报》创刊三十周年的庆贺活动之一,由海河传媒中心《中老年时报》和月桥文化仓主办,中老年时报传媒有限公司和中老年时报读者服务中心承办,并联袂中国联通天津市分公司、骏丰频谱、水滴影像、春秋旅游等敬老企业,为津城银发佳偶共献爱心。活动面向全市征集到了200余对结婚30周年以上的中老年夫妻。通过网络投票,最终选出30对人气最高的中老年夫妻,并特邀每对夫妻的8位亲友参与,共同见证幸福时刻。

庆典开始后,《中老年时报》社长赵兵首先为30对银发佳偶送上祝福。“自创刊以来《中老年时报》始终秉承‘以儿女情怀,办精品报纸’的办报宗旨,力争打造一份中老年读者喜爱的日报。我们坚持‘开门办报’的理念,每年举办中老年读书节、中老年文化节等多项贴近读者、服务读者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我们和广大中老年读者越来越亲近,联系越来越紧密。《中老年时报》创刊,已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时报和读者就像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从红颜到白发,从春秋到冬夏,结伴同行。今天的‘银发佳偶’庆典,我们将一同见证他们数十年忠贞的感情,就像《中老年时报》和相伴走过30年的读者的感情一样醇厚、绵长,希望未来《中老年时报》能一直陪伴大家走下去,相伴一生,见证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刻。”

按照活动安排,30对佳偶按照结婚年龄不同分为五组,结婚30周年至34周年(珍珠婚)、结婚35周年至39周年(珊瑚婚)、结婚40周年至44周年(红宝石婚)、结婚45周年至49周年(蓝宝石婚)、结婚50周年(金婚)及以上。作为庆典活动的重头戏,银发伉俪按照分组先后手挽手再走红毯,并站在舞台中央,深情讲述他们相知相恋风雨同舟、相互鼓励和扶持的温馨过往。

与老伴儿携手走过41年的赵作新动情地回忆:“1980年,我们结婚前,我父亲突然过世,我爱人主动提出不办婚礼,两年后我儿子出生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欢乐。但那时生活条件艰苦,我们三口和母亲共同生活在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儿子两岁时,母亲得了半身不遂,我爱人一边照顾儿子还要照顾母亲,真是无怨无悔。至今我还记得她推着自行车带着母亲,而母亲怀里抱着孩子,三个人去医院扎针灸的身影。回首这40年,我们携手渡过了一个个人生难关,也享受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今天的庆典弥补了当年没办婚礼的遗憾,作为时报的老读者,我们真心感谢。”

在庆典中,主办方还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和丰盛的晚宴。月桥文化仓负责人表示:“我们这里是月桥村,因一个浪漫的爱情传说而得名,‘月老文化节’的创意正是源自于月桥村美丽的传说,在本次‘银发佳偶’庆典之后,月桥文化仓还将与《中老年时报》深度合作,继续推出民俗展览、文化展演、公益惠民、乡村主题游等系列活动,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