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为了加强公众特别是家长对宫颈癌预防的认知,使更多女孩远离宫颈癌的威胁,专家呼吁,尽早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25日,进口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二剂次接种程序正式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首针接种。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该接种程序的进口HPV疫苗,标志着我国在青少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方面取得了全新的进展。
12岁的欣欣(化名)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了进口二价HPV疫苗二剂次接种程序的首针接种
HPV16、18是导致宫颈癌的最主要型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排在妇科肿瘤第一位。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仍在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医学中心薛凤霞主任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宫颈癌2020年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作为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宫颈癌的发生与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直接相关,约90%的宫颈癌检出与HPV有关。”
“有正常性行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至少一种型别HPV机率达80%,但是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得宫颈癌。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目前已发现的高危型HPV有13种(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在内的12种与癌症明确相关的高危型别,以及HPV68一种可能导致癌症的型别),其中,HPV16和HPV18型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型别,我国84.5%的宫颈鳞癌与HPV-16、18的持续感染有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医学中心薛凤霞主任介绍说。
HPV疫苗优先接种年龄为9-14岁建议接种二针
薛凤霞主任介绍,宫颈癌发病的原因是高危HPV持续感染导致,由HPV感染到发生宫颈癌需要8到10年的时间。感染性疾病是可防可控的,青少年女性除了接受正确的性健康教育、减少性伴侣、适当戴避孕套以外,接种HPV疫苗接种是一级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接种HPV疫苗的首要目标人群是9-14岁女孩。对于我国女性而言,15-24岁是感染高危型HPV的第一个高峰,因此,在15周岁之前防范HPV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薛凤霞主任表示:“9-14岁小年龄段是接种HPV疫苗的最佳时机,在这个年龄阶段接种产生的免疫效果更佳。接种HPV疫苗越早、越小、越好,并且WHO建议该年龄段女孩接种二剂次。”
9-14岁进入二价HPV疫苗二剂次时代
“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宫颈癌的防控,但是‘疫苗犹豫’仍影响百姓HPV疫苗的接种率。按照WHO的要求,2030年9到14岁年龄段HPV疫苗接种率要达到90%,现在我们国家2020年统计接种率只有1%左右,9到45岁人群接种率不超过10%,我国总体接种率有待提高。公众对疫苗的犹豫主要体现在疫苗的保护效果、安全性方面存在理解的误区。”薛凤霞主任表示,“比如大家对二价HPV疫苗的防癌效果存在担忧。其实二价HPV疫苗已经包含针对HPV16和HPV18这两个主要高危型的抗原,可以预防大多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对于广大公众而言,二价HPV疫苗足以满足其对宫颈癌的防护。”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范爱萍表示:“疫苗的主要成分是抗原和佐剂。其中佐剂是指加入疫苗中能够增强疫苗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而不同的HPV疫苗使用的佐剂有所不同。应用创新佐剂系统的疫苗(如进口二价HPV疫苗)有助于激发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从而维持高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同时,针对疫苗所含型别以外的其他高危型HPV(HPV 31,33,45)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
“目前,进口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二剂次接种程序已在天津市正式落地执行,意味着在实现对疾病有效预防的前提下简化了接种程序,适龄女孩完成第一针接种,六个月后再接种第两剂次,降低了约三分之一的接种费用,更加经济便捷。两剂次同样可以保证效价和免疫抗体的产生,有助于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率。”范爱萍表示,“从疫苗供应来讲,二剂次意味着同样的产能可以惠及更多的适龄女性,对于推动宫颈癌综合防治、全力推进我国消除宫颈癌行动有着重大的意义。”(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