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国潮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它也经历了从‘1.0版本’的初级阶段到如今成熟阶段的沉淀和探索。”


【资料图】

3月24日,海南国际文创周公益场“国潮文创发展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对国潮发展的看法和思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 图/主办方供图

张铮表示,最初的国潮概念来自于国外的潮牌领域,是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制造业品牌等其他领域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效果,这可以看作是“国潮1.0版本”的雏形。在这一阶段,快消品牌如鞋服、美妆等参与的更多。然而,现在的国潮已经进入到了更广阔的领域,比如制造业,越来越多的酒店、家装等也开始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装饰和设计。

张铮认为,这是国潮理念逐渐渗透到更多领域的体现,而这一理念也正在慢慢地向IP的思维转变。他指出,过去的国潮发展更多的是爆款思维,注重流量和销量的追求,而IP思维更注重符号的感召力和认同度。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IP理念,但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

在采访中,张铮还提到了国潮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认为,国潮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潮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传递。因此,在设计和营销中,要注意保持审美和实用功能的平衡,不能仅仅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实用价值。此外,国潮的发展还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总的来说,国潮的崛起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重新诠释和传承。在国潮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多地保持创新和探索的精神,注重符号的感召力和认同度,同时也要保持实用功能和审美平衡,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国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张铮说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编辑 许诺

校对 吴兴发

图片 主办方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