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由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峰会在驻马店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届峰会以“扩容提质,创新融合,构建产业新格局”为主题,邀请来自政策一线、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的专家和优秀企业代表,展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及相关领域发展成果,是一次有益探讨。峰会吸引了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复医学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精英参加,共同交流分享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峰会分别由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会长闫和平、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喻洪流主持。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保刚出席峰会并致辞。李秘书长指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机遇极大,未来可期。驻马店市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安排部署,推动本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副巡视员邱明月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技术和服务水平进行报告,指出工伤保险的保障能力为全面提升工伤保险辅助器具技术和服务奠定了基础,工伤保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施范围逐渐扩大、给付标准不断提升,并对上海、北京、广东地区的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目录的特色内容进行解读。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郑远长作“当前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从产业发展全局、局部和产业细分等角度,针对产业发展底数不清的问题、养老和助残的关系问题和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等问题发表见解。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王深远在适老辅具发展空间报告中,对康复辅助器具的概念重新进行解读,他提出,只有按“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站位“中国式现代化’和亿万老年人需求,全新建立、开创一整套充分“适老”的“适老辅具”理论、研发、标准、制造、适配、评价、服务体系,才能展现“中国式辅具发展之路”的胸怀和格局。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主要介绍了新时代人口国情与变动情况,总结了实证调研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产教融合探索与创新实践模式,认为康复辅助器具是主动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急需为老龄化产生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
清华大学教授周燕珉在“养老项目的智能化探索与发展”报告中,介绍了智能化设备在养老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她认为,智能化在养老项目中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但是智能化产品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应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技术、空间与服务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
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张瑾认为,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在完善控费政策,保持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可考虑制订全国统一的辅具目录和参考定价,逐步减少和取消现金给付,设立康复辅助器具独立补助额度和优化自付比例,培育和壮大专业化人才队伍,释放巨大消费潜力,促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喻洪流对智能功能辅助机器人新技术进展及趋势进行详细报告,主要介绍了功能辅助机器人发展的历史背景,从专利对比、产业分布、典型样机和产品几个方面介绍国际辅助机器人研究现状,展示了智能辅助轮椅、智能移动助行器、护理床、助餐、助浴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发情况,对辅助机器人未来趋势进行总结。
会上,优秀企业代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禹希作“新松智慧康养机器人助力美好生活”报告。科大讯飞(002230)股份有限公司康复机器人子公司爱博智能总经理苏莹作“人工智能与康复辅具结合的思考与实践”报告。
峰会作为博览会同期会议,已连续举办七届。峰会始终坚持立足时代、着眼未来的原则,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热点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探讨,为行业研究发展领域提供新视野。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