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致新)完成更新财务资料,并披露最新招股书。
建发致新是一家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主要从事高值耗材经销业务。自药品实施集采以来,医疗器械也进入国家集采范围,建发致新旗下冠脉支架产品就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被纳入集采范围,建发致新所面临的的政策风险陡然高悬。
9年6任控股股东
(资料图片)
建发致新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
成立至2019年的9年间,建发致新连续更换了6任控股股东。2011年4月,建发致新原控股股东致新印务将全部股权转让给温冬暖;2014年2月,温冬暖将大部分股权转让给北京天助基业;2015年9月,温冬暖和北京天助基业将股权全部转让给上海蔼祥投资和苏州美明阳投资;2015年11月,萍乡畅和源、上海质禹、萍乡磐石投资和顾敏牛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入股,萍乡畅和源成为建发致新控股股东;2019年,建发医疗收购建发致新51.02%股权,成为建发致新新任控股股。
经梳理,建发致新前四任控股股东控制时间都较短,且未实质参与公司的管理和业务运营。根据建发致新回复,其在2013年仍未实际开展经营,至2015年才实际开展经营。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竹桢指出,拟上市公司曾在一定期间内未实际开展业务,或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参与公司管理和业务运营、将公司置于资本运作之目的,都会在公司主营业务稳定性及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方面构成风险。
黄竹桢表示,拟上市公司频繁变更控股股东可能在控制权稳定性、股份权属清晰方面存在隐患。其中,创业板上市要求发行人具有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且控制权稳定,控股股东所持发行人的股份权属清晰,不存在导致控制权可能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等。
若建发致新在多次股权变动中存在股份权属不清晰或纠纷,或成为阻碍其上市的因素。
疑沦为新任控股股东“提款机”
2019年,建发医疗成为建发致新新任控股股东,建发致新才结束频繁更换控股股东的“动荡时期”。
不过,迎来新控股股东的建发致新并没能迎来康庄大道,不仅增收不增利,还在资产资产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多次大额现金分红。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建发致新营收分别为69.41亿元、85.42亿元、100.24亿元。而净利润却不断下滑,2019年建发致新净利润2.39亿元,2020年下滑至1.68亿元,2021年也仅1.76亿元,远低于2019年水平。
尽管盈利水平下滑,但建发致新仍进行了大笔分红。2020年,现金分红9735.71万元,近乎分掉近六成当年净利润;2021年,建发致新分红5819.05万元。
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再次分红7161.9万元,几乎分完当期全部净利润,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623.41万元。
从建发医疗持股比例估算,三次现金分红,建发医疗共分得现金1.16亿元。
而令人不解的是,建发致新财务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恶化。2020年,公司净利润较2019年下滑29.96%;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的78.7%一路上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97.59%。
在多项财务指标恶化的情况下,建发致新仍“慷慨”分红,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成为控股股东的“提款机”。
主营业务集采风险高悬
除财务指标恶化外,建发致新还面临不小的政策风险。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就冠脉支架和人工关节组织国家级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其中中标的冠脉支架产品平均降价幅度93%,人工关节降价幅度也在80%以上。
就建发致新披露数据而言,其业务已然受到影响。以冠脉支架产品为例,报告期内,建发致新冠脉支架产品销售数量分别为29.42万条、32.99万条、47.41万条,营收分别为19.6亿元、19.16亿元、4.14亿元实现毛利额分别为1.41亿元、9644.82万元、3762.72万元。
尽管集采实施后,冠脉支架产品销售数量大幅上升,但营收及毛利却明显下滑,销量的增长并未能弥补降价带来的影响。
除国家级集采外,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等多个省市也已针对骨科器械、吻合器等产品实施集采,建发致新的吻合器包含在内。
而血管介入器械(主要为血管支架、球囊、导丝等产品)和外科器械(包含吻合器、补片、超声刀等)正是建发致新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2021年,血管介入器械营收占比分别为94.54%、81.93%和70.53%;外科器械营收占比分别为2.39%、6.01%、12.58%。
两类产品合计营收占比超过八成,若集采覆盖范围扩大,建发致新势必受到影响。
此外,建发致新还面临“两票制”带来的政策风险。在“两票制”政策趋势下,流通环节将被压缩,传统的多级分销模式将被取代。对建发致新的分销业务而言,在执行“两票制”区域内无法对终端医疗机构客户完成销售,其分销业务将受到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