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杨北公路向东北方向行驶,穿过津蓟大桥,左手边就是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走进这里,连成一片的红顶白墙别墅,一望无尽;被湖水点缀,绿树环绕的村中公园,景色宜人;硬件齐全的学校,飘荡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近5000平方米的敬老院,到处洋溢着老人们幸福的笑容……

其实,人人艳羡的灰锅口村,过去也是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的穷村。这些年,灰锅口村敢为人先,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大棚,种葡萄。现在灰锅口村2700多亩土地上,陆续建起了630多个大棚,种植品种也从葡萄延伸到桃、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全村的葡萄总产量达到了5600余吨,比去年增加了8%左右,又创了新高。如今,灰锅口凭借潜心发展农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全国文明村,村民们也住上了别墅,鼓了腰包,日子越过越红火。

万事开头难

灰锅口村地处武清区中南部、京津走廊之间,距天津市区30公里,距北京60余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津蓟铁路穿村而过,武宁路、杨北路等主干路网环村而行,全村720户,常住人口2800人。

与现在的富裕不同,过去的灰锅口村,在大家的印象中只有一个字——“穷”。“我们村以前特别穷,小伙子基本都到二十八、九才能找到对象。谁家有结婚的,都要去别人家借新鞋、新家具。”村党总支副书记苗洪喜说,灰锅口村人多地多,但60%以上都是盐碱地,所以收成不好。村民们种的小麦,舍不得吃也不够吃,都要拿到集市上去换土豆,一家人才能填饱肚子。

为了摆脱贫困,村里渐渐放弃农业,寄希望于工业,先后办起了皮鞋厂、铸造厂、酒精厂等乡镇企业,虽然短时间赚到了一些钱,但有的污染环境,有的缺乏特色,各个乡镇企业,陆续开始走下坡路。

“那时候,我们村老书记苗玉明就说,我们是农民,还是要依靠农业的。”带着这样的想法,苗玉明拿着这些工厂赚来的钱,开始带着村民们整改土地。苗洪喜说:“那时候老书记带着全村人,一起修排水、灌水渠,村里的每一个劳动力都有任务,大家没白没黑,遇到不好挖的地方,老书记亲自上阵。”

就这样,土地盐碱化改善后,灰锅口村的耕地上,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变得更加多样了。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村委会考察后,村里决定帮助村民种植葡萄,学习林果管理的村民王秋祥中专毕业,回到村里,进入村委会,跟在老书记身边,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王秋祥回忆说,当时大家看中的葡萄是酿酒的品种,还找了专家进行了指导,但是两年后成熟,可以进入市场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当时社会上红酒消费还不是很多,酿酒葡萄销量并不是很好,“村里马上调整思路,改种鲜食葡萄。”

大棚里走出了富裕户

第一次种植葡萄的失败,让村民们望而却步。

“有钱的村民担心赔钱,都不乐意种,一些没钱的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开始种。”王秋祥说,其实当时大家心里也打鼓,但第二年结果,第三年成熟,进入市场后,小小的葡萄给了村里大大的惊喜。

“小麦一斤一毛七八,葡萄一斤2块多,差价非常大。”王秋祥说,选择种葡萄的村民一下就富起来,成了村里的万元户,原来土坯房齐刷刷地换成了红砖房,“之前那些担心的村民,都开始抢着种葡萄。”

但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灰锅口村传统葡萄产业效益出现了下滑。之后,老书记在北京开会时,听说河北滦县有大棚葡萄,在经过详细的考察后,村两委班子决定,在灰锅口村推广大棚葡萄。

想法提出了,可响应的村民却只有寥寥几人,“村委会的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老书记给我们的任务,是每人承包一亩大棚。”为了给村民们打个样儿,王秋祥也成了第一批种大棚葡萄的人,为了保证大棚温度,灰锅口村当时设计的大棚,要安装暖气,所以造价高,每亩大棚就要1万多元,为了帮大家减轻负担,村里出资50%,帮着大家一起建棚。

很快,17户人家在17亩地上建起了17个大棚,随着2年后成熟结果,五六户村民各自带着一些自家大棚里成熟的葡萄,拼了一辆车去了北京。这本来是一次无心的尝试,却不想,让村里炸了锅。

这些到了北京的村民,一斤葡萄卖到了24块钱,一去一回,人人的腰包都多了两三千块钱。苗洪喜笑着说,看到有村民赚了钱,大家一窝蜂地抢着建大棚,种葡萄。据村委会统计,2018年全村建起来630多个大棚,棚室面积达到了1800多亩,葡萄品种有10多个。

为了打出葡萄品牌,村集体成立了“天津市曙春蔬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曙春”商标。近年来,曙春葡萄基地获得了天津市农委颁发的“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曙春葡萄也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葡萄和别墅成两大名片

6月下旬,79岁的村民曹伯川在葡萄大棚里,悉心照料着一串串刚刚泛紫色的葡萄。曹伯川说,他的大棚只有七分地,最好的时候,葡萄纯收入就有1.3万元左右,“每年没等葡萄成熟出棚,就有人来谈收购,甚至还有东北的车过来拉货。”

今年曹伯川大儿子的葡萄大棚种的早熟品种更是迎来了大丰收,曹伯川笑着说,“2.5亩地,收了1万斤,一出棚,就卖空了。”

如今,灰锅口村的村民,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葡萄大棚。葡萄早已经成了灰锅口村的金字招牌。

28岁的王尧从有记忆开始,就以是灰锅口村人为骄傲,“外面的人都说,灰锅口有两大特色,一个是葡萄,另一个是别墅,别人家还住砖房的时候,我们这很多别墅了。”

走进灰锅口村中心的西侧,是远近知名的金锅新家园别墅区,728栋“小二楼”别墅,一排排整齐地向北侧延伸开来,从空中俯瞰,很是壮观。

“1993年前后,有人开始建别墅,后来2006年前后,开始大面积建。每套别墅200多平方米,村民老房子改建别墅,村委会都会给补贴。”79岁的鲁学芳年轻时嫁到了灰锅口村,走进她家的小别墅,窗明几净的客厅摆放着雕花的实木家具,小院被藤架、花草装点成了花园,“能从土坯房住进小别墅,这幸福日子要是以前谁敢想啊!”

这些年,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村里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也都在不断地提高。苗洪喜介绍,现在的灰锅口村有1575平方米集办公、服务、学习、教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村民活动场所;还有两处健身广场、一处水上公园,共计11300平方米,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场地;更有4774平方米,能够为村内65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入住的敬老院……

“2021年4月,我们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成,并且开始投入运营,现在正为全村60余名80周岁以上老人,无休息日的提供免费午餐及日间照料服务。”苗洪喜笑着说。

农旅结合强势出击

葡萄出了名,但灰锅口人,并没有停下脚步,村两委班子开始考虑:除了葡萄,村里是不是还能引进新品种,创造新特色?很快,大家有了答案——能!

2000年之后,村里建成了金锅生态园,有专业背景的王秋祥在两委班子的支持下,成为了生态园负责人,开始了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试种。这几年,依靠科研院所的支持,灰锅口村开始了果蔬套种的新模式,葡萄出棚后,村民们可以在棚里种植优质蔬菜,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2014年10月,王秋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大力支持下,又成立了占地面积316亩的天津昽森家庭农场。开车行驶在武宁路上,看到“国家桃体系天津试验示范基地”高耸的蓝色招牌,就到了王秋祥的农场,这是京津地区重要的桃果生产基地,也是天津唯一的国家级桃体系基地。

“我们每年都会引进新品种。现在基地里已经有46个品种,其中30多个品种已经见果,9个品种产量已经达到了20亩,4万斤。”王秋祥说,“现在村民们有的也开始种桃了,未来桃会跟葡萄一样,在灰锅口村扎下根。”

最近这几年,灰锅口村又瞄准了旅游产业。每到蔬果成熟的季节,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最新鲜的蔬果,还能在金锅生态园,体验到采摘的乐趣,2017全年吸引游客9万余人,创造了100余万元的效益。

“今年假期,生态园内游客络绎不绝,一个大棚最多时有四五十人同时采摘。”苗洪喜说,现在,灰锅口村旅游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美丽乡村,为农业增效、增收和增实力做出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更多的休闲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

如今的灰锅口,已经变成了一口“金锅”,葡萄藤结出的“幸福果”,让村民们迈步走在了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携手走向美好生活。(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