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居民需求千变万化,如何才能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收获更多幸福感?

二十大代表、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林则银,创新探索出“五常五送”工作法,在全市多个社区推广,不仅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也开创了社区工作的新局面。


【资料图】

深秋时节,当记者走进宝翠花都社区,扑面而来的是居民们热情温暖的满满幸福感;眼前展开的是一幅社区和居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的“共建共治共享”美好蓝图……

宝翠花都社区楼栋微党校

天气预报带来的灵感

79岁的社区居民李彬奶奶一直想对林则银说声“谢谢”。奶奶有记录生活的习惯,老伴离世这半年多来,本上记录最多的就是社区的帮助。

李奶奶手写的感谢信

退休前是一名教师,工作原因李奶奶患有严重的颈椎、腰椎病,平时只能做些最简单的家务,出去买菜超过2斤就要喊老伴去帮忙。“今年大年初六,老伴确诊了肺癌,4月份在家摔了一跤,然后就卧床不起了。”李奶奶请了保姆,但保姆只管照顾人,老两口开药成了问题。

就在着急的时候,李奶奶想起了之前社区曾发给她的志愿者联系卡,“我第二天打过去电话,社区马上安排了人来取医保卡,帮我们去拿药。”那天,志愿者将药送到李奶奶手上时,她心里暖暖的。

了解到李奶奶家情况变化,社区网格员每隔一两天,就要到家里或者电话询问需求;听说老两口早点经常吃干面包,社区叮嘱老年食堂每天给送饭到家;她无意中说起楼门口有几米路有坑洼,社区马上就给找人修好了;今年4月老伴离世后,社区又为她安排了网格员、小区党员志愿者和她结对儿,每天有人陪着晒太阳、聊天,遇事一个电话马上来人。

社区食堂为李奶奶(中)送饭到家

一系列的暖心事,并不是李奶奶的专属服务,而是社区所有重点人群共同享有的福利。

在宝翠花都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小区里28栋楼变成了28张被标注了7个颜色的民情图。棕色代表独居老人,紫色代表空巢老人,橙色代表残疾及失能家庭,黄色代表高龄、低保、中空妈妈等特殊群体,绿色代表楼长和党小组长,粉色代表租房户,蓝色代表少数民族家庭。

党群服务中心七彩民情图

谈起这张民情图的由来,林则银说,“天气预报用不同颜色预警,给我们带来了灵感,我们也可以用颜色来代表不同关注度。”经过和“两委”班子、党员代表、居民代表讨论后,绘制出了这份民情图。网格员们随时关注社区内居民家庭情况变化,每个月核实更新一次。

现在,七彩民情图也衍生出了一套“七色工作法”,网格员们会针对不同颜色的居民家庭,量体裁衣,搭配不同的服务模式,林则银说,“不只是自己网格的居民,我们的社区工作者,要大体了解全社区需要格外帮助的家庭情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们要把居民冷暖绘在图上、记在心上、做在实处。”

“五常五送”都有啥?

宝翠花都社区成立于2014年,下辖7.6万平方米,1009户居民3050人。林则银带着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将社区划分了8个网格,先后组建了15支志愿服务队、6个互助小组;为30名独居老人,290位空巢老人,实行网格员、党员“二对一”的组团帮扶,形成了常态化服务;帮助“40”“50”失业女工和单亲母亲创业就业,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给社区居民提供送菜上门、免费洗衣、情感疏导等多项服务5000多人次;组建合唱、舞蹈等14支文艺团队,形成“快乐老家”“宝翠春早”“街坊剧场”等文化品牌……

“五常五送”工作法

这一切,离不开“五常五送”工作法的支撑。无论是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是在小区里,很多醒目的位置都能看到“五常五送”的释义:

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

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

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

常守居民小区门,查防管控送安心;

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

这个方法,源于一件林则银每次提起都会湿润眼眶的遗憾事。

前几年的一次走访社区老人工作中,林则银来到了一位103岁老人的家中。聊天中老人说,自己一辈子的遗憾就是没有收到过鲜花。林则银心里默默地记下,想着母亲节快到了,盘算着给老人买一束鲜花送去。但之后忙碌的工作把这件事给耽误了,再想起来时,母亲节已经过去2天了。林则银匆忙地买了鲜花,可是当敲开门时却被告知,老人已经在当天凌晨去世了。

这件事深深地烙在了林则银的心底,“我作为社区带头人,真的有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特别的内疚、难过,服务居民我们不能等。”

林则银(中)在工作

那之后,林则银靠着10年的工作积累,创新提出了“13579”工作法。之后这个工作法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十佳”社区工作法。其中的“五常五送”工作法,在全天津市推广,并被中央文明办收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中,引得不少上海、深圳等地的“取经团”前来学习,开创了天津市社区工作的新局面。

“居民们有事儿,林书记都第一个冲上去,百姓也都当她是主心骨。”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魏立凤配合林则银工作多年,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她的工作准则‘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办,服务群众马上办’,已经成了我们全社区工作人员的准则。”

“共治共享”同心圆

参与社区建设,37岁的社区志愿者阚迪算是有发言权的居民之一。2014年,阚迪买了套二手房搬到了这里,“虽然我原来住的小区环境一般,但这里的环境也没好到哪去。”

回忆起刚搬进来社区里的情况,阚迪已经想不起来太多细节,但多少有一些挥之不去的印象:路不平、不少地方能看到垃圾堆;小区监控不灵,路灯昏暗,再加没人修剪的绿化遮挡,晚上他一个大老爷们走在小区里都心慌;节日没有氛围,邻里见面不说话,晚上院里很少有人纳凉遛弯;机动车乱停不说,小区里双向行驶,车和车常“顶牛”。

工作中的林则银

那时,接到调令的林则银也刚刚到社区走马上任。来到新社区,她一连一个多礼拜没回过家,困了就在桌上趴着眯一会,晚上累了就躺在一张距地面不到20厘米高的应急担架上睡一会,第二天一早爬起来,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她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工作捋顺清楚,一项项治理和建设陆续拉开了帷幕。

路被修好,垃圾清理完毕,监控全覆盖,绿化有专人修剪,小区路灯被调亮,设导行线不用来回错车……

不仅阚迪关注到的那些情况,被一一治理,在“五常五送”的推动下,林则银和“两委”班子,在调查征询了居民们的意见建议后,开始进行大动作。

社区楼栋微党校

“谈心亭”

原本被堆放了杂物的楼门空间收拾一新,建起了18所楼栋“微党校”和8个特色楼门;小区内的闲置空地整理出来,建起了6座飞檐仿古的“谈心亭”;小区门前浴池重新改建,成立安全可靠、菜品丰富又价格亲民的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

从环境到设施,从服务到感受,眼瞅着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们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

“其实工作平时挺忙的,但是看到社区有需要,我们觉得应该出一份力。”今年1月,硬刚奥密克戎小区招募志愿者,阚迪和爱人都报了名。

志愿者阚迪帮助录入信息

如今,阚迪不仅志愿服务,还加入了“五常五送”服务群,陪老年人看病、代开药等工作,他可以随时在群里义务“接单”,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让他有了更多的社区建设参与感。

志愿者们可以随时在群里领取志愿服务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现场聆听盛会,很多内容给林则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她说,这句话的印象尤为深刻。15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她深深地能感受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意义,“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结果,社区和居民要一起努力,才能画出‘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拧一股劲,举一面旗’的同心圆,生活才会更便利、更安全、更幸福。”

【记者手记】

“生活在这很幸福!”采访中,宝翠花都社区居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这里老人们不用担心无所依,困难人群不会担心没人管,“人人”都关心社区建设,“人人”都愿为社区更好而出谋划策。

阚迪告诉记者,今年青年节,他们夫妻俩双双获得了社区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证书,他感觉找到了自己的另一番价值,心中生出一种责任感。他说,从这些年的社区变化,他能感受到党为人民的初心,他也想写入党申请书,笑着问记者,他够不够格?然后又笑着自己回答:“不够也没事,我再继续努力!”

其实,这一个月来,不少居民向林则银提出过入党的想法。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回到社区的林则银把一间活动室,改建成了“初心茶馆”。在这里她和党员代表们用最平实的语言和最接地气的方式,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林则银能明显感受到,“党的二十大精神让人振奋,大家都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党员群众在“初心茶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今年秋天,升级版“五常五送”标准化服务手册印刷出来后,陆续发到了很多社区,越来越多的社区,会以此为蓝本,打造属于自己的“五常五送”工作法,越来越多的居民会从中受益。

采访结束时,林则银向记者畅想未来,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脸上露出的笑容里有坚定,也有期待:“让每一位居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基层社区工作者永恒的目标。我们要让社区治理更精准、高效,让居民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幸福里。”(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