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2月5日元宵节当天,“花好月圆庆元宵”民乐表演在天津博物馆一楼大厅精彩呈现。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带来了一次民乐快闪演出活动。这次快闪采取现场演出+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当观众们还沉浸在天博各个展厅,与文物展品“对谈”的时候,远处传来清亮的鸟鸣。一曲民乐《百鸟朝凤》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演员们从天博一楼不同点位慢慢聚拢过来。唢呐、笛子、笙、胡琴……这些管乐、弦乐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在偌大的天博一楼展厅,可以迅速让观众循着声音找过来。
不一会功夫,观众们都聚拢过来,纷纷驻足欣赏这场突然降临的音乐会。无论是年轻人、孩子还是老人,大家看得欢喜、雀跃。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幕。现场,红色元素点缀在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奏家们的身上,一条鲜艳的红围巾,或者一件色彩艳丽的红色上衣,喜庆的红色妆点了演出,更点亮了天博一楼大厅,将音乐的亮色投进人们的心里。
《百鸟朝凤》《彩云追月》《大秧歌》《卖汤圆》《恭喜发财》《茉莉花》《春节序曲》《吉庆锣鼓》《花好月圆》9首与元宵节有关的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依次响起。喜庆热烈的音乐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了美丽的笑容。
来自吉林长春的邱添是来天津看望孩子的,他被现场热闹的音乐快闪活动吸引,驻足欣赏了全程。热爱艺术创作的邱添每到一地都会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了解那里的文化历史。天津博物馆他已经参观过两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验。“天津不愧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前几天我还去了杨柳青,参观了石家大院,非常有年味,有文化底蕴。今天在这里看见了民乐演奏,真的太惊喜了。”
天津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崔菁华告诉记者:“参与现场演出的有16名演员,其中有14位男演奏员,并且他们身高都在一米八。今年打算给他们组建一个民乐男团组合,后续我们还会组建民乐女团组合。今年剧院准备打造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主题民族音乐会,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进行主题演出。”
刚刚过去的春节7天假期,天津博物馆总接待人数达到5.7万人次。值此元宵节到来之际,天津博物馆又组织策划了民乐与展览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于健介绍:“我们邀请到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艺术家,选取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进行快闪表演和线上直播,与元宵节的主题非常吻合。这也是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过程中,在落实为市民打造高质量生活品质的创造行动中贡献天博的力量。”
据了解,天津博物馆今年将深度挖掘馆藏资源,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外展览文化交流,积极策划重大主题纪念展,与天津博物馆105周年馆庆结合,创新数字化展览形式。重点打造高端展览,从3月份开始,将陆续推出《中华文明探源系列之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与河南博物院合作),《中华文明探源系列之陕西唐代出土文物精华展》(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合作)等众多高端展览。(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摄影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