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疫情重塑了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一切,宏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压力,艺术行业也面临方向调整和结构性升级。那么在2022年,中国艺术市场表现如何?中国书画在当下的文化影响力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的行业动态?艺术消费者有哪些偏好?
作为全国首家垂直于艺术的短视频媒体平台,乙观以“记录不凡之年”为主题,推出“2022乙观年度艺术榜”,共包含“2022年领跑市场中国艺术家”、“2022年最具时代文化影响力中国书画家”、“2022年最具人气美术馆”、“2022年最受关注VR虚拟展”、“2022年最具传播力数字藏品”五大榜单,依托多元评价体系,综合市场交易指数、行业发展指数、全网舆情指数等多维数据,结合专家访谈、消费者定量调研,盘点多项年度卓越成绩,全面呈现中国艺术发展现状及变化。
榜单一:2022年领跑市场中国艺术家排行榜 融合多维指标
此榜单由乙观联合中国新经济与产业数字化研究的专业机构共同推出,创新“艺术家新市场力”数据模型,不同于以往艺术榜单以“拍卖二级市场”量化指标为主的单一评价标准,除了收集分析2022年艺术家在国内外拍卖会上拍品数量、总成交额外,还增加了代理画廊、艺术博览会、机构收藏、藏家分布、全网舆情等六个维度指标,更加多元、客观、全面地呈现了艺术家的市场画像。
入围“2022年领跑市场中国艺术家”排行榜的100位艺术家,从“20后”至“90后”,以超70年的代际跨越,洞见中国艺术市场结构调整与价值波动。“20、30、40后”代表性书画家范曾、黄永玉、韩美林、贾又福等依旧是市场“常青树”;经历中国当代艺术剧变年代的“50、60、70后”曾梵志、黄宇兴、周春芽、方力钧、丁乙等分庭抗礼,此外,赵赵、郝量、张子飘、闫冰、张月薇等“80、90后”携新绘画从一众“老炮儿”中脱颖而出,喻红、宋琨、程心怡等11位女性艺术家在国际艺坛绽放光芒。
整体来看,2022年中国艺术市场虽鲜有激动人心的过亿天价,表现趋向平淡,却依旧表现出了超强韧性:曾梵志依旧凭总成交额第一及超高的国际影响力稳居榜单第一;而位居第二的新面孔则是70后艺术家黄宇兴,他活跃在顶尖画廊和拍卖会的舞台,以“超当代”之名激活着Y时代、Z时代藏家的购买力,“黄宇兴现象”一词也指证着未来国际艺术市场新趋势;位列第三的周春芽则继续发挥其创作量大、市场流通广的显著特点,2022年拍品高达53件,是曾梵志的2倍多,极大带动了中低市场活跃性;位居第四的方力钧,其作品《系列二(之四)》以6382.5万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记录,也成为了此次入围艺术家的年度最高成交额单品。
榜单二:2022年最具时代文化影响力中国书画家 聚焦时代经典
“2022年最具时代文化影响力中国书画家”榜单,是国内首次对中国书画家的文化影响力加以系统性研究,从艺术家的个人展览、学术成果、文化传承、海外传播、公教活动等方面进行分项分析评价,最后得出影响力指数并据此排名。
从入榜的艺术家构成来看,当代书画板块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大创作梯队,黄永玉、范曾、石齐等老一辈书画家,他们以毕生精力在艺术领域孜孜以求,为中国书画做出了更多的探索和延伸;“50、60后”仍是当代书画创作的中坚力量,共有48位,占据30%以上份额,如王冬龄、何家英、史国良、徐冰、徐累等,他们承上启下,受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影响,在不断深挖传统、拓展笔墨边界中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面貌,同时也呈现出中国书画的现代性和丰富性;彭薇、郝量、徐华翎、刘琦等“70、80后”成为当代书画创作的生力军,他们的作品已经与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拉开更大距离,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人化语言特征。他们有着自信开放的创作格局,更加直面自己内心的振荡和当下的经历,从大气象回归到内在,给水墨界带来了新的趋势与方向。
榜单将不同代际的中国书画家并置,呈现了他们在时代中提供自身文化经验和公共记忆的艺术面貌。入榜艺术家们无一不是对自身与现实有着更深入的认识,也更注重自身生存经验的内省与建构,从而推动着传统文化在当下产生新的状态、新的面貌,在新的语境下完成延续和转型。
榜单三:2022年最具人气美术馆 解析破圈密码
“2022年最具人气美术馆”以新媒体思维,监测和分析海量全网舆情公开数据。数据监测覆盖了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主流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信等多个平台,通过爬取年度全网传播声量,以及浏览、点赞、转发等互动量,同时结合舆情话题的分析、舆情热点的分析、重大事件的分析,得出科学、全面、公正的人气指数。
此次榜单TOP20的席位几乎被一线城市美术馆占据,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分别以8703037、8241397、8064330的互动总量,位居榜单前三,它们凭借“徐冰的语言”、“加埃塔诺·佩谢:人无完人”、“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在社交网络上刷足了存在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二三线城市美术馆,虽然硬件条件逐步上升,但由于城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等,发展略显乏力。
此次入围名单中,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才开馆的年轻面孔——位于广东的和美术馆,以3519087次的总互动量位居TOP11,成功的媒体运营,也让它成为了小红书最值得打卡的网红美术馆之一;同时来自河北秦皇岛的阿那亚艺术中心,可以说在北上广三足鼎立的局势下突出重围,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旅游社区运营方式,跻身榜单。
整个榜单,也让我们看到了美术馆发展的积极变化,他们在展览策划过程中都更加重视思考如何将艺术展览变为一个更有可能为观众提供发现和体验之旅的空间,此外他们愈发重视网络平台和自媒体运营,成功实现了艺术“破圈”。
榜单四:2022年最受关注VR虚拟展 探寻技术边界
“2022年最受关注VR虚拟展”排行榜,呈现了疫情对虚拟展览进程的推动与加速,这也预示着展览数字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应用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榜单中,上海UCCA Edge与抖音合作的“集光片羽”虚拟展,以588701次的舆情互动量位居榜首,这场线上线下的合作,带来了观看体验的多样性,也加速了线下实体美术馆的“破圈”传播力;位居第二位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2届线上毕业作品展,在这场现实中并未发生的虚拟展览中,清华450余名毕业生的2300余件毕业作品在虚拟美术馆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弥补学生毕业作品无法在实体美术馆展出的遗憾;跻身第三名的则是作为最懂年轻人的发新阵地—天猫小黑盒打造的元宇宙艺术展《U,天生艺术》,这场被称为“即看即买”的线上艺术展,邀请了8位艺术家及设计师,带来囊括艺术雕塑、限量版画、设计家居、非遗手工艺在内的近30余件展品,引入艺术领域的“策展”概念,通过虚拟展厅重创新了艺术电商模式……多元需求催生多种虚拟展陈形式,可见科技变革之下艺术应用场景随之呈现的多元化趋势。
表面上来看,线上虚拟展是业界面对疫情的应对方式,但它更是互联网技术深度发展、大众消费层次提高的必然,“艺术未来在云端”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和潮流。不过,从榜单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入围的一半以上线上虚拟展均为线下展览内容的线上复制,缺乏对实体展览的拓展和延伸,VR虚拟展不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内容、运营角度,都还需要更多创新型团队的加入。
榜单五:2022年最具传播力数字藏品 拓展消费场景
“2022年最具传播力数字藏品”排行榜,呈现了国内数字藏品市场高速发展态势,随着行业整顿,它逐步走向规范、用户渗透率不断提高,以及伴随使用场景的拓展,数字藏品将呈现出更加强劲的消费推动作用。
B站与“梅兰芳文化”合作发布“干杯!京剧”数字藏品,圆明园推出的“创世徽章”“并蒂圆明”两款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数字藏品把文物、非遗或者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阿里巴巴推出了奥运云徽章数字藏品献礼冬奥,新华社体育部、新华社技术局、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世界杯数字藏品”回顾世界杯经典瞬间与人物故事……与“冬奥会”“世界杯”等体育IP相结合的数字藏品均有破圈传播度;同时,愈来愈多的品牌开始下场角逐数字藏品的战场,数字藏品亦开始自小众“破圈”走入大众视野,从最初的社交属性,进入到真正为品牌营销赋能的阶段,尤其它的收藏价值、稀缺性、艺术性、趣味玩法等,满足了日益增长的Z世代精神需求。
有人积极拥抱艺术行业的新变化,也有人对此表示忧虑和怀疑,但无论是何种应对态度,都不能否认:未来已来!五大榜单折射的艺术行业发展变化及趋势,让我们切身体会站在时代尖峰的艺术所带来的震撼与蓬勃生命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