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煎饼馃子的喜爱,谁能比得过天津人?


(相关资料图)

小小的一套煎饼馃子,已成为这座城市代表性的吃食之一,满足着人们胃口的同时也承载了当地的饮食文化。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言,对于老天津人而言,最好吃的煎饼馃子,永远是“我们楼下那家”。

但是,正如麦当劳做汉堡做成了全球连锁、星巴克做咖啡做成了全球连锁一样。“商业模式对了,才能把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天津的煎饼馃子承载了天津的饮食文化,为何就不能做成全国连锁乃至全球连锁?就永远只能是‘我们家楼下那家’?”

从小吃着煎饼馃子长大的张志刚,决定要做些改变。

创意煎饼 不畏“吐槽”

用火龙果打成带颜色的面糊,放在摊煎饼的铁板上,写上“中国”两个字,等字体凝固,再将绿豆面倒到铁板上和字摊在一起,即摊出了有“中国”两个字图案的煎饼皮。

“天津的传统煎饼很多人都会摊,但是要做成连锁品牌,除了传统的天津老味煎饼,总要有些独特之处,比如将天津煎饼衍生为花式煎饼。”张志刚在摊煎饼的铁板上为记者演示着……

同样,用其他颜色的水果打成带颜色的面糊,亦可以绘制成哆啦A梦图案的煎饼皮,以及你想要的图案……

摊好的煎饼掰开饼皮,里面的馅料也是满满的不一样,麻辣小龙虾、芝士火鸡面、蛋黄肉松……一张张的创意煎饼,令人倍感新鲜。 “我也知道很多老天津人吐槽我们,说我们这创意煎饼不正宗,不能代表天津的煎饼馃子。但要做连锁店不可能只有一种产品,就得‘解放思想’,麦当劳、星巴克也不是只有一种口味啊!想吃天津的传统煎饼馃子,我们店里可以点,创意煎饼,我们店里更丰富。”

张志刚所开的煎饼连锁店,名叫“津门十三张”,是5位合伙人联合创立的。

张志刚的奶奶,早先在街边推小车摊煎饼,就是天津清早最常看到的那种“家门口”煎饼摊儿。张志刚算是从奶奶那获得了“启蒙教育”,知晓了天津传统煎饼的制作工艺。

“我虽然没有上大学,学习成绩一般,但工作起来劲头挺足,总想着创业。”毕业后,他先后干过早餐店、麻辣烫店,后来又于多家连锁快餐店工作过,一度干到过中层岗位。“但到了中层,单位就想分派我去上海的公司工作了,你知道,天津人都恋家,尤其我那时候也结婚了,还有了孩子,我就想着自己创业再试一试,为啥总得给别人打工?”

爱人李佳和张志刚是同学,两人携手多年,很支持彼此的工作,李佳生产前也在连锁快餐店工作。两个人从中学习到了标准化、直营、加盟等办餐饮店的专业知识,再加上以往张志刚就有自己干小吃店的工作经验,所以这次就明白了,小吃也可以做得体体面面,做成品牌化、做成连锁。

小龙虾煎饼

煎饼不止有文化 更要标准化

因为奶奶摊过地道的天津传统煎饼,煎饼馃子既是天津特色又有饮食文化内涵,为何不把它做成品牌连锁?

“当时除了小推车摊煎饼,最有名的店家也只局限于做传统老味儿煎饼。”看到了市场空白点的张志刚,找来了和自己同样在连锁餐饮店工作过的朋友们,说服大家一起创业,他和爱人李佳抓总体工作,其他人分别负责管理财务、招商加盟和品牌宣传,公司起步的时候框架便已明晰。

“馃子(馃箅儿)、鸡蛋、酱料”是传统的天津煎饼,合伙人们反复头脑风暴之后,决定将煎饼分为传统煎饼和创意煎饼,传统煎饼就是老味儿,地地道道。而创意煎饼有不同的饼皮,不同的馅料,这是为了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也丰富了产品线。“我们的创意煎饼很大胆,最开始的时候,还推出过类似水果披萨口感的煎饼,所谓津门十三张,里面的十三张就是指一开始制作的十三种煎饼口味。”

如何把小吃店做成连锁品牌?除了丰富的产品线,还要有相应的标准化。“汉堡很多人都会做,为什么麦当劳就做成了全球连锁,咖啡很多人也会制作,而星巴克做成了知名品牌,这其中都和标准化有关系。”所以,津门十三张在开业之初,就将第一家旗舰店做到了标准化,统一的员工服装、门店标识,盛放食物原材料的器皿、原材料的选材、配比、步骤全部都有标准化可循,打印成了文字,记录成了视频,“这样就便于旗舰店如果经营的不错,迅速将‘津门十三张’品牌扩大成更多的连锁店。”

红火与冷遇

万事俱备,2019年“津门十三张”第一家店在滨江道开业,顾客排起了长队,多数购买者都是年轻人。

“第一家‘津门十三张’煎饼店选在了滨江道商圈,往来人流密集,年轻人居多,他们觉得我们这样干净、整齐、充满创意的煎饼店很有特色,很多年轻游客也青睐我们。”张志刚回忆。

除了选址、顾客定位的准确,门店的经营时间也有针对性,从上午10点左右,经营到凌晨两点钟,是“津门十三张”滨江道店的运营技巧,避开早上推小车摊煎饼的竞争时间。“因为我们的创意煎饼以及传统煎饼,定价比推小车摊煎饼价格要高一些,所以购买我们煎饼的客户,是把煎饼作为正餐饭食以及下午茶、夜宵的消费者。

滨江道店的红火让创业团队格外欣喜,2019年,这第一家“津门十三张”开业半年,就主动有很多加盟商前来洽谈,张志刚将“津门十三张”连锁经营的信心更足了。除了主动找上门的加盟商,他自己也在找寻好地点,扩大直营店。“我在五大道区域,选择了两家位置不错的门脸儿,准备扩大直营,我调研了那里的其他煎饼店,都是小本经营但是因为位置好,卖的也不错,所以我当时很看重五大道的两家店,那阵子我经常回家和媳妇开玩笑说,咱家要发财啦!”

没想到新冠肺炎会突如其来,极大影响了餐饮行业的正常经营。张志刚准备在五大道经营的两家店,店面租金交了,员工也安排好了,随即就要开业的时候,疫情来了。“这对我们各家直营店、加盟店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大,经常不能正常营业,与此同时,消费者逛滨江道、五大道等商圈、景点的人越来越稀少了,生意至少缩水一半。”

变换新思维 打造“网红”产品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作为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也不能总是依靠‘上面’给资源,根据大的发展方向,我们自己也要转变思维,不断突破瓶颈从而进步。”于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合伙人们再次“头脑风暴”自救“津门十三张”,同样闯出了一条路。

“根据现在的形势,我们在经营实体店的同时,不仅仅是把传统煎饼与创意煎饼的产品做好,更要加大网络宣传力度,结合新媒体扩大自家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多样化,加大外卖的助推力度,同时把原本加盟商只能到店里学习的方式,丰富为线上、线下教授相结合。”张志刚坦言,“你看,周边和我们一样当初创业的小吃店面很多都关门了,但我们依然屹立不倒,这就和我们快速转变经营思维有关系。”坐在“津门十三张”五大道店面门前的小院儿里,张志刚和记者聊着经营变化之道。

转变经营思路,“津门十三张”合伙人之一的郭泽宇功不可没,因为她主要负责的就是通过新媒体形式,进行品牌宣传。

此前,她一直在做小本的服装生意,随着网络的发达,她也开始线上线下结合着卖服装。加入“津门十三张”后,她开始施展自己擅长之处,如今做得最好的,就是在网络平台上开了短视频账号,通过短视频对“津门十三张”进行营销推广。

“在煎饼皮上写上各种字样,画上各种图案,展示创意煎饼里满满的馅料……”通过精心拍摄、剪辑的创意视频,她总能吸引很多粉丝,打造出了“津门十三张”的网红形象,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累计粉丝10万多。

“大哥,你看了半天了,准备买什么口味的煎饼?”

“来个50块钱的煎饼吧!”

“……啥?50块钱的煎饼?您不是开玩笑吧?”

“哈哈哈,实话实话吧,其实我不是来买煎饼的,我是来看一看,准备加盟你们家店的。”

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中,融入了招商推广的内容。“这就是短视频的宣传手法,你别小看这种表达方式,它可吸引了不少加盟商。”郭泽宇打趣说,“我现在每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一转‘津门十三张’的各家店面,寻找亮点拍摄短视频并发布,和粉丝互动。”

如今,“津门十三张”不仅在短视方面已经累积了10万多粉丝,“我们全国还拥有40多家加盟店。”张志刚说,“现在很多经营者抱怨疫情常态化下生意不好做,虽说疫情确实对生意有所影响,但任何大环境下也总是能找到机遇的,重要的是你找到对的经营思路,解放思想,并踏踏实实的坚持干下去。”(津云新闻记者 张赫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