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近日,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顺利完成一台天津市首例儿童耳显微镜及鼻内镜联合入路行耳咽管肿物切除术,成功为1岁患儿摘除耳咽管肿物。据悉,该患儿是目前国内外能查到文献上耳咽管肿物手术中年龄最小者。

1岁的炎炎(化名)虽然年龄不大,却饱受疾病折磨。从4个月大的一次发热后,反复出现左耳间断流脓的情况,多次治疗未见好转。不久前,父母带着炎炎来到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就医,反复就诊的经历引起耳鼻喉科医生关注。在对其进一步检查后,发现炎炎患上了非常罕见的耳咽管肿物。

炎炎家住河北省廊坊市,出现症状后曾被当地医院以“中耳炎”治疗后未见好转。前不久,患儿来到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复诊时,引起了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汪旭的注意,决定为患儿进行深入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显示其患有非常罕见的肿物:由耳咽管向鼻咽腔及中耳鼓窦生长,听骨破坏,耳咽管和肿物黏连,鼻咽腔肿物造成夜鼾、时而呼吸不畅、憋气等征。

炎炎父母听了汪旭的介绍,得知天津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在治疗中耳乳突手术及各种疑难杂症上的优势后,决定在医院彻底为孩子治疗。耳鼻喉科主任刘广平得知情况后,考虑到该疾病的儿童发病率极低,且天津为首例,全国及国外病例也寥寥无几。患儿仅1岁,手术视野较小,甚至连手术方式都是难题。这么小的患儿耳咽管发育、功能上变异大,毗邻众多血管神经,手术上一直被视为“禁区”。

炎炎入院后,医院进行了本院MDT会诊及外院专家会诊,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病理科及天津市环湖医院颅底中心主任于焕新均参与其中,经过积极地讨论、细致地分析研究,耳鼻喉科的医生们还一起查阅了中外的各种文献资料后,拟定了详细且全面的手术方案,在各个科室的配合的情况下,为患儿进行了天津市第一例儿童耳显微镜及鼻内镜联合入路行咽鼓管肿物切除术。

手术由刘广平、曹波及于焕新共同完成,由于手术位置极其特殊,涉及颅底外科手术,肿物周围重要的神经大血管极为丰富:颈静脉、颈动脉、面神经、鼓索神经等等,手术凶险,难度系数高,需要高超精细的操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患儿的严重出血或者面瘫等风险,严重则危及生命,且1岁患儿鼻咽腔极为狭窄,术腔操作起来极为困难,为手术增加了难度。

面对重重困难,主任们齐心协力,历时3个多小时,最终手术顺利完成。孩子麻醉苏醒后没有出现任何面瘫及其他并发症。(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推荐内容